?? 習近平總書記曾用“追逐夢想、勇于探索、協(xié)同攻堅、合作共贏”這16個字高度概括總結了“探月精神”,勉勵航天工作者們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探測新征程,為建設航天強國、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。
“95后”小姑娘周承鈺是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分系統(tǒng)指揮員,也是中國文昌航天發(fā)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員。她說:“將自己的事業(yè)跟祖國的發(fā)展緊密結合起來,我很幸運,實現(xiàn)了兒時的夢想。”
今年47歲的李華峰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教授。從嫦娥三號開始,他就參與了探月工程。他給自己的兩個女兒取名為尚玥和問玥,希望探月精神在后輩身上也能夠傳承下去。
吳偉仁,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。今年4月,他獲頒“錢學森最高成就獎”,這個獎項是為獎勵對航天科技創(chuàng)新與進步作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人才和團隊而設立。
本世紀初,我國提出探月“繞、落、回”三步走規(guī)劃。2020年12月17日,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,中國不降指標、不超預算、不拖時間,圓滿完成探月工程“三步走”,一張藍圖被落實到底。
一路走來,多少艱辛,多少奇跡!探月工程的每一個大膽設想、每一次成功實施,無不凝聚著科研人員的艱辛付出,無不閃耀著勇往直前的精神光芒。我們必將在奮力奔跑中邁向更加壯麗的星辰大海!
策劃:孫志平
監(jiān)制:樊華
主編:楊詠、姜海瑩
統(tǒng)籌:楊云燕
編導:房寬
記者:楊云燕、王洪流、林凱、曹彥語、周旋、徐斌如(報道員)、李汶駿(報道員)、李姝琪(實習)、何一彥(實習)
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